Clément Paule
李若珊 译
Passage au crible n°88
Source : Wikipedia
2013年4月初,在日本福岛县发现放射性物质外泄的情况,在两年前,这一地区曾遭受核灾的重创。根据东京电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EPCO)─负责福岛核电厂营运的私人企业─的说法,大概120吨受污染的废水已从地下的蓄水池外泄。截至目前为止,该日本电力公司估计此次污染约达到7100亿贝克。另外还必须提及先前三月底供电故障导致冷却系统停止运作的意外,电厂的操作人员竭尽全力才让系统回复正常运作。接二连三的事故凸显出这个高危险地区安全维护工程的不妥善,而在2011年12月日本政府却宣布该核电厂已达到稳定的「冷停堆」状态。然而,於2013年1月,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三个反应炉仍以每小时一千万贝克的辐射量持续释出放射性同位素─铯134及铯137─於大气中。因此,核灾对公共卫生和环境的冲击引发疑虑,相关争论伴随着重建工程所衍生出的晦暗和矛盾决定更持续扩大。
福岛核灾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INES) 列为第七级─即此一分级的最严重等级;这起於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地震丶海啸与核电厂事故「三重灾难」迅速被拿来与车诺比核灾(1986年4月)相比。位於基辅北部的这座前苏联核电厂的炉心熔毁事故仍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能意外。当时释出的放射性核物质─尤其是碘和铯137─所造成的污染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并导致数十万人必须撤离并重新安置。我们也可以提到1979年发生在美国的三浬岛核事故:将近43000居里的辐射气体外释至空气之中。
然而,这三件主要的民用核能灾害显示出一个共通点,即有关於放射性核物质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危害的相关争议持续扩大。在这方面,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支团队曾於1990年发表一篇以三浬岛核事故为主题的研究论文。然而,此研究的结论指出缺少确切的案例,以在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证明外泄的放射性核物质对人体有害。但之後发表的研究报告却指出宾夕凡尼亚州的居民罹患某些癌症的机率确实增高了。至於车诺比核灾,联合国於2005年9月间发表的报告遭受许多组织协会的强烈抨击,他们指控国际原子能总署(Agence Internationale de l’Énergie Atomique, AIEA)低估这起灾难的受害者人数。
一、全球性污染的管理缺失。交错复杂的并发事件持续阻碍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控管危机的行动。由於污染已扩散至全球,这样不稳定的情况对日本以及「环境」这项全球公共财(Biens Publics Mondiaux, BPM)将构成永久的威胁。
二、不明确且受争议的灾难管制。尽管联合国专家认为福岛核灾的影响冲击有限,但相关管制的明显缺失却仍扩大民众社团对政府主管机关以及核能业者的不信任。
首先,重要的是探讨在2011年3月11日灾难之後,受创土地的重建问题。在此方面,十六万名失去家园并被要求撤出禁区的民众的安置与赔偿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此外,民众和地方政府的强势动员再再凸显已完全丧失威信的日本政府和核能企业主管的无能为力。特别是反核运动正逐渐增加─如「告别核电」(さよなら原発)活动已募集到八百万人的连署签名─,这类诉求目前也已得到某些政治党派的支持。然而,新上任的日本政府似乎已要放弃前首相大力提倡在2030年达到全面废核的目标:2012年6月两座反应炉重启运转的决策即可为证。甚者,国家的重建也备受连串的丑闻影响,部分企业和黑道组织(极道)被指控滥用帐款与诈欺。此外,媒体也同时谴责核灾救援人员所承受的不合法的工作条件与一再违反法规的卫生标准:暴露在高度辐射下清理核电厂的三千名人员所遭受的待遇及其命运即可证明。日本经济为此灾难付出了庞大的代价,尤其农丶渔业受到严重的损害,而能源进口的增加也造成负面影响。单是关闭福岛核电厂的反应炉,所需的成本估计总共约需一兆美元,且将耗时四十年。
除了确保受损设备的安全性─主要工作在於拆除废燃料池中的燃料棒─,长远的目标仍是受核灾放射性物质污染约2400平方公里区域的去污作业。此去污作业相当於必须先搜集并处置三千多万立方公尺灾後残留物(废土丶树枝等)。然而,几百万吨囤积的放射性污泥成为另一挑战,而邻避效应(NIMBY:Not in my backyard)却在许多地方市镇发酵,没有人愿意接收处理这些污染物。对於东京电力公司欲把每公升含数千贝克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且宣称这些污水不具有任何显着的危险,部分公民团体也已起身正面对抗。至於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监管机构在捕获的多种鱼类中检测出远超过日本政府对渔产所订下的法定容许值100贝克/公斤的高剂量铯。然而,某些研究人员表示实际的超标数字远比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所公布的数据来的高。因此,2012年10月发表的一个研究推断19个月以来放射性物质仍持续自核电厂外泄,此外也不排除深海已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今还难以证明,但对往後好几世代可能造成危害的疑虑仍在各地蔓延。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表的一篇资料详细地研究了放射性核种的排放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而另一份由「辐射防护与核能安全研究中心」(Institut de Radioprotection et de Sûreté Nucléaire, IRSN)所提出的报告也认同这项观察。依据此一研究中心的观察报告,福岛核灾後外泄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丶铯134/147与碲132─自2011年3月24日起即可在法国境内侦测到。但是车诺比灾後,於1986年5月测出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是福岛核灾後的500至1000倍。这些观察结果已被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证实,并将纳入由此一联合国专门机构即将於2013年10月完成福岛核灾的最终报告。而世界卫生组织於2013年2月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则遭到绿色和平组织批评。此一环境领域的非政府组织(ONG) 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的某些数据被美化了。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也成为日本政府批评的目标,谴责这项报告夸大局部地区癌症发病率的提高。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矛盾相斥的立场和论点不断扩大民众团体对核能产业各个公丶私行为者的疑虑,甚至是对核能安全相关规范的怀疑,何况各行为者显然不遵守这些规范。因此,此次受争议且混乱的核灾管制再次引起全球性风险的责任承担的问题。
Paule Clément, « De l’opacité des responsabilités à la mutualisation forcée du risque. La gestion de l’accident nucléaire par TEPCO à Fukushima-Daiichi, 11 mars 2011 », in: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de la scène mondia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11, Paris, L’Harmattan, 2012, pp. 17-22. Coll. Chaos International.
Site de l’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consacré à l’accident nucléaire de Fukushima : http://www.iaea.org/newscenter/focus/fukushima/ [2 avril 2013].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rom the nuclear accident after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 2013, consultable sur le site de l’OMS: http://www.who.int [3 avril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