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en Cherqui
邱崇軒译
Passage au crible n°68
Source: Wikimedia
Anonymous (匿名者组织) 屡次出现在报纸头条。2012年5月21日,自称为Anonymous组织的成员自美国司法部窃取了1.7 GB的资料,并公布於网路分享和下载网站「The Pirate Bay」(海盗湾),而其中大部分是司法部内的电子邮件。近几个月以来,Anonymous不断发起抗议动员,它在媒体的能见度亦显着提升。
Anonymous於2006年出现在贴图论坛网站www.4chan.org。此一网站的使用者不必预先注册身份即能分享丶浏览图片。以Anonymous为统一化名,愈来愈多的网路使用者和抗争民众加入这个组织,并於2008年初发起一连串的抗议行动反对山达基教会 (Church of Scientology)。当时,山达基教会试图删除一则汤姆·克鲁斯宣教的广告影片。这一连串的行动被称为Project Chanology,而匿名者组织也藉此进入政治领域。此後,Anonymous持续扩大行动范围并占据国际要闻的篇幅。2010年12月,为了支持维基解密(WikiLeaks)甚至为了回应维基解密所遭受的报复措施,Anonymous以补偿任务(Operation Payback)之名进行线上杀戮(cyber-vendetta)。那些曾经提供资讯给亚桑杰(Julian Assange) 但却终止服务的公司,因此遭到分散式阻断服务 (denial of service,DDoS) 攻击1。「阿拉伯的春天」同样受到Anonymous和另一个捍卫言论自由组织Telecomix的支持。最近,Anonymous主导了多项行动,如抗议MegaUpload关站,以及反对下列法案:禁止网路盗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SOPA)丶保护智慧财产权法案(Protect IP Act,PIPA)与反仿冒贸易协定(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ACTA)。各项干涉的性质多元,牵涉对象的数量亦增加─无论是公领域或私领域单位─,表现出网路行动主义份子行动的异质特性。
一、跨国网络。作为全球局势的参与者,以网状形式散布的Anonymous成员建立起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被建立的关系可助长动员行动,尤其「强弱连结」的同时存在(Mark Granovetter),更能让许多不同的社会结构即时连系在一起。
二、由行动主义份子构成的「想像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所提出的这个概念可以解释不一定拥有一致目标的个人如何透过心理认知过程互相连结形成团体。然而,尽管这些行动主义份子分享同一套行动方针和呈现方式,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阶级制度。因此,他们主张水平分工的动员形式。
网路的普及化与网路言论自由的维护仍是许多行动组织(如Telecomix和Anonymous)企图挑战的重大问题。当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在网路上发表言论,资讯的获得成为行动主义者力争的诉求。另外,上网管道的增加以及新型态线上社交空间的兴起都促成了由个人所组成的社群网络的扩展。
Anonymous的发展与此一现象有绝对关系。网路不仅成为公共讨论的主要空间,各种衍生而来的使用方式,让组织动员变得更容易,更可协调执行共同的行动方案。Anonymous组成份子的多样化,加上他们的网状分布,在在促成抗争动员的兴起。但不论是网路骇客或脚本小子(script kiddies) 组成的团体,或是行动主义份子,均拒绝领导阶级,他们偏好自我管制的方式,而Anonymous向众多支持者提供了一个让所有人可以互相结盟和合作的工具。好比一个因利益和目标而凝聚的团体,Anonymous像是一个品牌标志,可以增加各个行动的象徵价值以及正统性。值得留意的是,在网路上散播影片正是基於这个目的来增加抗争的媒体效益。虽然Anonymous的成员自由分散各地,但只要仰赖科技,他们仍然可以重建出新的抗争空间。尽管来自虚拟的网路世界,Anonymous试图利用所有可行的方式来达成目的,无论是传统的─如抗议和突袭─,又或是网路骇客入侵或是网页置换攻击等方式。
伴随着网路文化,Anonymous的发展与捍卫言论自由的理想有一定程度的关连。在这一方面,关於网路管制的抗争即是重要的意识形态表现之一。此外,Anonymous最令人惊讶的特长在於它有跨国传播意见和指挥行动的能力。我们注意到社群网络和多人线上即时聊天系统(Internet Relay Chat) 的发展对网路空间的开创以及不同团体行动的同步化有重大的贡献,这是因为这个原因,分散各地的不同团体都可以自称隶属於Anonymous。在这方面,还须提到群体网站的建立对传递共同价值有绝对的助益。此外,尽管利用的是一个全球网路,捍卫的诉求则仍是和在地相关:地方问题透过资讯和传播科技已然全球化。在地行为者因此处於在地丶全球交流之中,并把交流的政治议题散布於多重层级之中。关於这个描述,我们也可以提及沙森(Saskia Sassen)所强调的多层级重叠动员。举例来说,有些自称Anonymous组织的成员,就算他们的国家并未签署反仿冒贸易协定(ACTA),仍投入抗争行动以协助其他国家的Anonymous成员,突显出动员的跨国性与这些抗争者的独立性。
借助於跨国传播的强化,Anonymous如同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跨越国界。从今以後,Anonymous提供给公民一个批评政府施政的工具。很显然地,Anonymous成员的活动范围遍布全球,各国政府都无法再忽视他们。
ANDERSON Benedict, L’Imaginaire national. Réflexions sur l’origine et l’essor du nationalisme, Paris, La Découverte 2002.
BARDEAU Frédéric, DANET Nicolas, Anonymous : Pirates informatiques ou altermondialistes numériques ?, Paris, FYP, 2011.
DEVIN Guillaume (Éd.), Les Solidarités transnationales, Paris, L’Harmattan, 2004, Coll. Logiques politiques.
GRANJON Fabien, L’Internet militant : Mouvement social et usage des réseaux télématiques, Paris, Apogée, 2001. Coll. Médias et nouvelles technologies.
ROSENAU James, People Count! Networked Individuals in Global Politics, Boulder, Paradigm, 2008, Coll.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tensives.
SASSEN Saskia, La Globalisation. Une sociologie, Paris, Gallimard, 2009.
1一种电脑攻击,以同时间爆量连结的方式试图瘫痪一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