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5, 2014 | Théorie En Marche (chinois trad), 研究分享
本書作者以跨學術領域的方式,指出氣候變遷突顯了北極地區在國際政治上的重要性。當然,現在談論北極航海運輸可能還言之過早。然而,逐漸成形的航道所衍生的經濟和戰略利益已經衝擊國家間的關係。事實上,無論是鄰近北極的五國─加拿大、丹麥、美國、挪威和俄羅斯─或是中國與歐盟,都曾因漁業和自然資源造成緊張對立的情況。至於快速發展的觀光業,對各國來說也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
但本書作者並不僅以國家政府的角度切入分析。非國家行為者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如北極原住民所面對的種種情況。未來,我們將無法忽視由三十多個北極原住民族群所組成的「集散社群」。
Thierry Garcin, Géopolitique de l’Arctique, Paris, Economica, 2013. 本書共186頁,含6頁書目與索引。本書另有16張圖解與20個觀念解說。
Dec 21, 2013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安全, 網路
Adrien Cherqui
邱崇軒 譯
Passage au crible n°103
Source: Flickr
依據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於2013年7月所揭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各項文件,近十年來,美國攔截了超過二十億筆來自巴西的電子郵件和電話。文件證實,巴西以及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巴基斯坦是稜鏡計畫(Planning Tool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ISM)的目標之一。
2013年12月17日,揭密者(Whistleblower) 愛德華‧斯諾登在巴西的日報Folha de S.Paulo發表公開信。他直接告知「巴西人民」,他已準備好「協助」巴西上議院展開的調查。但是,自2013年7月31日以來隱蔽於俄羅斯,他指出「除非有國家提供他長期的政治庇護,否則美國政府將干預他表達意見的能力」。
> Rappel historique
> Cadrage théorique
> Analyse
> Références
Rappel historique
自從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外交機密文件外洩事件以來,揭密者的行動獲得前所未見的媒體報導。以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為基礎,提倡保障言論自由,揭密者的作為揭發了眾多的資訊。2010年,將近四十萬筆關於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以及超過九萬筆「War Logs」─美國軍隊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行動的機密報告在網路上公開。此外,二十五萬筆來自美國國務院外交電報也被公開。尤其因為這起洩密案,美國士兵曼寧(Bradley Manning)被判刑三十五年。
2013年對美國政府來說是面臨重大轉換的一年。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分析師愛德華‧斯諾登公開了由這個機構所發展的數個大規模監視計畫,以擷取眾多不同的資訊,如XKeyscore或是PRISM。這些計畫遭公開後,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茲(Martin Schulz)評論「這將嚴重影響歐盟和美國的關係」。許多美國的盟友,如法國、德國,或是中國,都遭受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電子情資監視。如德國總理梅克爾的電話通訊內容,即是這項間諜行動的內容之一。
面對來自國際連串的批評指控,白宮指派專家並於2013年12月13日提出報告,認為國家安全局必須改變監視活動所採取的形式。報告提出的46項建議中指出,美國應該和「親近的盟友」發展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此外,「在911事件後創立的某些主管機關,不當地犧牲、違害了個人自由、隱私與民主治理等基本利益。
Cadrage théorique
一、公開秘密,如行動準則之一。秘密是促成各個政治單位交互行動的結構之一,因此秘密是國際關係的核心。正是掩蔽一項資訊讓秘密享有其價值。揭密者團體透過眾多媒介在網路上公開資訊,侵犯了國家在外交情報領域的壟斷地位,並在公共空間建立了一項創新且有實際影響力的抗議行動準則。
二、資訊透明,忠誠的新定義。這些提供機密資料者的行動有其象徵性價值,主張在民主國家之間,外交和政府資訊的絕對透明。然而,這個作為他們意識形態基礎的必要條件,卻將推翻目前各國間主流的忠誠機制。
Analyse
揭密者愛德華‧斯諾登在全球散播外交情資,這或許應該只是一起短暫即時的單一事件。然而,揭露的情資內容卻提顯出傳統外交機制所面對的巨大變革。事實上,單一個人現在已有能力介入國際事務,甚至有時候和國家政府直接衝突。維基解密事件之後,這些涉入國際事務的新成員透過揭露眾多訊息吸引全球媒體的注目。透過建立一個新型的抗議模式,亞桑傑(Julian Assange)、曼寧與斯諾登成為維護言論自由的代表典範。
揭密者的行動侵害美國在外交機密資料壟斷權力,並因此打擊了國家主權的神聖化。他們揭露出的訊息,呈現出一個動盪的世界,擁有專業知識且掌控資訊科技的個人所組成的網路,形成一個新的權力,而各國政府必須和他們對抗。這個現象即是約瑟夫‧奈爾(Joseph Nye)所提出的「網路權力」(cyberpower)。也就是說,透過特殊的工具,運用網路空間的能力。這些「有能力的個人」(skillful individuals)共同組成反對權力的力量,並且涉入各國的外交關係。他們的行動,在北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時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樣地,在斯諾登揭發機密文件之後,巴西總統羅賽夫(Dilma Rousseff)取消在美國華盛頓的正式訪問,並在聯合國代表大會上譴責美國的間諜行動。
若要研究秘密,則必須連同忠誠的概念一起討論。曼寧和斯諾登案例的共同點:前者為在軍隊服務的分析師,後者則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任職,兩人都替美國政府工作。然而,他們並沒有遵守對各自服務單位的保密條款,相反地,他們堅守自己的信仰以及以資訊透明為基礎的道德價值。兩人不服從國家機關規範,讓以忠誠為中心概念的國家機關遭受挑戰。此一抗爭形式突顯出他們成為「無主權行為者」(sovereignty-free actors),有能力打擊國家主權的神聖形象。因此,何謂忠誠,其定義在此遭受衝突。他們利用國家情資與軍事機關分析師的身分,卻違背了國家賦予的任務,但是兩位揭密者的行為卻和他們自身的信仰價值一致。拒絕接受國家事務的晦澀不透明與政府的卸責脫罪,他們兩人因此打擊了必須對國家機構效忠的機制。如此的分析,讓我們了解揭密者的行為如何可以超過並挑戰國家的體制規範。他們的作為以全球公民社會為基礎,以此擴展出跨國的抗爭動員模式。新形式的行為者在這個新環境下逐漸發展,無論是支持人權維護、公共自由或是網路自主的份子;同時抨擊民主國家政府任何濫用主權的行為。揭密者正是運用這個趨勢。也因此,我們觀察到這些抗爭人士和媒體間的緊密互動,無論是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法國世界報(Le Monde)、德國鏡報(Der Spiegel)、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又或者是美國記者Glenn Greenwald,諸多單位和個人,有能力解析、評論並傳遞這些洩漏的文件。
Références
Alastdair Roberts, « WikiLeaks : L’illusion de transparence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s Sciences Administratives, 78 (1), 2012, p. 123-140.
Dewerpe Alain, Espion : Une anthropologie historique du secret d’État contemporain, Paris, Gallimard, 1994. Coll. Bibliothèques des Histoires.
Gomart Thomas, « Écrire l’histoir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après WikiLeaks », Revue des deux mondes, mai 2011, p. 83-94.
Hayes Graeme, Ollitrault Sylvie, La désobéissance civile,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2013. Coll. Contester.
Laroche Josepha (Éds.), La Loyauté dans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2e éd., Paris, L’Harmattan, 2011. Coll. Chaos International.
Laroche Josepha, « La désacralisation du monopole diplomatique des États », in :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de la scène mondiale 2011, Paris, L’Harmattan, 2012, pp. 35-38.
Rosenau James N.,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Simmel Georg, Secret et sociétés secrètes, [1908], trad., Paris, Circé, 1998.
Dec 19, 2013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南北對立, 環境, 發展
Weiting Chao
趙偉婷 譯
Passage au crible n°102
Source: Chaos International
2013年11月11日至23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 第19屆締約國大會 (COP19) 暨京都議定書第九屆締約國大會 (CMP 9) 在波蘭首都華沙召開。此為史上第一次,在官方正式會議還沒結束之前,國際重要非政府組織聯合抵制會議並離開大會會場。
> 歷史回顧
> 理論框架
> 案例分析
>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1992 年里約高峰會後,由153國共同簽署UNFCCC,並建立了「共同但有差異原則」。里約高峰會準備期間,可以觀察到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其中。當中許多國際組織更企圖直接影響政府決策。1997年各國在UNFCCC的基礎上簽署了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此份議定書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並賦予已開發國家義務的規範。然而,美國在2001年以實行議定書將會大幅傷害美國經濟為由,拒絕通過議定書。該議定書在2005年俄羅斯簽署後開始生效,時效到2012年12月31日。因此,在2005年後,各國展開後京都談判。2007年於巴厘島第十三屆會議(COP13)上各國簽署通過「巴厘路線圖」(Bali Road Map),約定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上完成後京都談判。然而,哥本哈根會議並未帶來任何實質成果。2010年德班會議上通過在UNFCC下建立一個附屬機構:「德班平台增強行動特別工作小組-」(Ad Hoc Working Group on the 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此工作小組任務為促成一個具法律效應且能獲得共識的新公約。同一時間,也建立了一項特別金融機制「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作用在將資金從先進國家轉移至最脆弱的國家。目前,針對建立一個獲得普遍共識協議的日程表被推遲到2015年完成,並於2020年以後生效。然而,2012年的多哈會議,只僅將京都議定書效力延期到2020年。
2013年,在波蘭會議召開之前,幾個重要工業國家公開宣稱不會加入京都議定書第二期的二氧化碳減排承諾。在此邏輯之下,澳大利亞宣布放棄徵收碳稅制度。日本則宣稱儘管之前承諾減量25%,但由於福島核災影響,至2020年前日本二氧化碳排放將會上升3,8%。談判過程中,美國、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企圖修改共同但有差異原則,在公平性與條約基礎下改變不同國家間分擔的義務。此外,這些國家更強烈反對建立「損害與賠償機制(les pertes et les dommages),此立場導致中國與77國集團憤而離開會場表達抗議。最終,有鑑於會議結果將是不具生產力與效率,包含了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大型國際非政府組織,在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官方會議還沒有結束前,宣布撤退出本屆氣候談判會場。
理論框架
一、被市場邏輯主導的國家。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對抗逐步惡化,主要原因來自於企圖修改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以及缺乏全球性財務機制。目前,國家間出現了由市場邏輯主導的傾向,市場驅動造成國家間的分化與損害,也讓具有野心的氣候暖化協議難以達成。
二、非政府組織集體遊說。非政府組織抵制行動重振了一種非國家形式的外交。此為非政府組織集體行動演出的一部分。在此種情況下,它表現出一種對於國家決策過程的施壓,並在達到終極目標之前不會屈服。此為一種零和賽局的策略(Schelling).。
案例分析
新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間的衝突仍然是最根本的問題,並且明確的顯示出國家間合作的困難。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間的猜疑更因為綠色氣候基金運作效率低落而擴大。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後,儘管發展中國家被承諾在2020年前將獲得每年1000億美金(738億歐元)的來自工業國的金融援助,以幫助南方國家對抗氣候變遷,但最重要的籌資方式卻付之闕如。2010至2012年間,已先投入300億美金的快速啟動資金,但從那之後發展中國家並再得到任何未來幾年的資金承諾。換句話說,由於資金缺乏,國家之間不再存在實質的合作,並且此因素可能會摧毀整個談判。另外,各國政府無法控制生產過程,並且很少主導貨物交流。事實上,工業化國家政府幾乎任由大型石化能源企業與保險公司利益主導談判。因此,諸如碳交易 (Carbone Trade)與清潔發展機制(CDM)等市場機制,成為未來降低碳排放的主要規範。非常諷刺的是,延續氣候談判的要素,居然是目前已投入的高額投資和商業利益。
為了能在特定領域發展,環境非政府組織本身都具有專業知識,並在氣候談判工作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們對於UNFCCC提出建議及技術諮詢,並且一些建議已有效的影響京都議定書。實際上,非政府組織利用生產知識的力量成為該領域權威。並且,它們也利用於在該領域多次且深入參與取得的經驗來影響談判。最後,非政府組織也成功的參與全球性結盟,包含了和政府組織、企業與相關部門組織;利用此種方式與全方位的過程試圖影響談判。舉例而言,從1997 年以來非政府組織對於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小島嶼型國家所提供的技術發展援助數量不斷增加。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的動員抗議能力,讓非政府組織扮演了關鍵的作用,被視為不滿意的探測針。
此次非政府組織的抵制行動顯現出一種外交壓力,補償了其非國家運作者的地位。同時也對聯合國與對主辦國波蘭施壓,因為其害怕喪失本身信譽。另一方面,非政府組織十分擔心氣候治理政策方面的不足。拒絕繼續參與本次會議更代表一個沈重的象徵:從一個大型企業利益優於世界公民利益的談判中退出,並引導世人做出一個象徵性的抗爭。考慮到環境保護者的施壓不斷增強,各國代表如果希望能建立2020 年之後的協議,必須在下次會議加緊腳步提出建議。
參考資料
Corell Elisabeth, Michele M. Betsill, « A comparative look at NGO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Desertifi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 Global enviromental Policy, MIT press, Nov 2001(4), pp. 86-107.
Chao Weiting, « Le triomphe dommageable des passager clandestins. La conférence de Doha », in :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12, Paris, L’Harmattan, 2013, pp. 111-115.
Esteves Olivier, Une Histoire populaire du boycott (1880-2005), Paris, L’Harmattan, 2006.
Schelling Thomas,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60. York, 1963.
Strange Susan, Le retrait de l’État. La dispersion du pouvoir dans l’économie mondiale, trad., Paris, Temps present, 1996.
Dec 18, 2013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全球公共衛生, 聯合國
Michaël Cousin
邱崇軒 譯
Passage au crible n°101
2013年11月13日,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 (Bureau des Nations unies contre les drogues et le crime, UNDOC) 提出最新的報告,針對全球最大罌粟種植國─阿富汗,提出警訊。當然,若提煉成嗎啡,罌粟有舒解、鎮定的療效,但若是製成鴉片或者是海洛英,則成為各種犯罪的根源。然而,仍處於戰爭狀態的阿富汗生產供應全球百分之九十的鴉片消費。
> Rappel historique
> Cadrage théorique
> Analyse
> Références
Rappel historique
最近幾年來,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不斷在國際上警告阿富汗罌粟種植所帶來的問題。當西方國家軍隊於2001年抵達時,罌粟種植面積一度大幅減少,從82 000降至8 000公頃。然而,耕地面積卻在之後持續增加,2013年時達到將近209 000公頃,在1994與2000年時,大約僅有68 150公頃。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對此歸結出數個原因。首先,全球對鴉片類產品的需求增加,以及生產製造鴉片的利潤。阿富汗農夫每賣出一公斤的鴉片,依照處理程序─新鮮或乾燥,可獲得160到203美金不等的報酬,然而小麥的價錢每公斤則不超過0,41美金。此外,除了金錢的誘因,毒品交易商提供農夫某種程度上的財源保證;種植罌粟的農夫甚至在收穫之前就能收到報酬。
事實上,毒品交易商僅取得毒品利益的百分之十至十五,因此顯然地不是促成毒品猖獗的唯一份子。儘管阿富汗政府已提出對抗罌粟種植的政策─摧毀耕地和毒品,大約仍有百分之六十的政治人士涉入鴉片交易。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也提到阿富汗的多個族群都從事鴉片,如哈扎拉族、塔吉克族與普什圖族。
此外,阿富汗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鴉片和海洛因消費國家之一。2009年,約有160萬阿富汗人購買相關毒品(阿富汗人口有3500萬人),其中約有12萬名使用針筒注射海洛因。然而,在當前的政治和公共衛生條件下,海洛因吸食者無法取得充足的資訊以及消毒過的器材。海洛因注射因此成為傳遞愛滋病毒─當然還有傳染性肝炎─的媒介,在阿富汗境內愛滋病毒開始肆虐,且注射海洛因人數每年迅速增加的情況下,情況日益嚴重。
Cadrage théorique
一、陰影國家(Shadow State)。延伸「自肥政策」(politique du ventre)描述非洲新興國家公職人員習慣性貪污的情況,William Reno提出「陰影國家」(Shadow State)的概念,當政府體制不存在時,非法市場遂逐漸發展。由於無法確保財務收入的自主性,政治菁英在成形的全球市場中尋求新契機。他們競相取得珍貴自然資源的管制權,甚至投入非法的產業(鑽石、林業、軍火、象牙與毒品),以維持在國內的權勢。
二、國際機構所提倡的秩序。我們必須從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在國際上的定位來討論它的影響力。也就是說,我們把重點放在它所提倡的價值和路線,以及所有會員國應該要遵守的規定,和必須達成的目標。
Analyse
自從毛拉‧奧馬爾(Mollah Omar)政權垮台之後,小布希政府和其他西方盟國在阿富汗建立一個伊斯蘭民主共和國。然而,這個由西方國家新創立的政府卻無法如預期般運作。一方面,2009年的總統大選遭遇眾多困難,暴力事件、投票率低,且作票弊案頻傳。另一方面,阿富汗的經濟社會體制仍待重建,政府也無法確保國家安全。
這正是歐巴馬政府維持在阿富汗駐軍的原因─反觀美國則在2011年開始自伊拉克撤軍。目前,阿富汗正與美國協商,希望美國國防部能再延長一年維護阿富汗的國家安全。然而,缺乏經濟來源,阿富汗政府到了2015年將面臨無法支付國家軍警的情況。除了幾個特殊的計畫,如新絲路計畫(New Silk Road)或是石油運輸管線工程,美國政府準備退出阿富汗,卻並沒有對在地經濟提出比罌粟交易更有利潤的替代計畫。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一些非政府組織以及阿富汗當地社團也提出這個經費匱乏的問題。但是,儘管這些不同的機構都意識到阿富汗所面臨的經濟難題,從醫療的角度,該如何處置毒品帶來的危害,則各自主張不同的方式。因此,依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所提出的行事準則,應使用已經由科學驗證過的處方醫治毒品成癮者。然而,該機構對海洛因吸食者所提出的藥劑,其成效有限。至於世界衛生組織、一些非政府組織以及當地社團則推薦以美沙冬(methadone)來治療海洛因毒患。美莎冬雖然和嗎啡有一樣的療效,但卻不是用罌粟來製造。美沙冬其實是一種化學組成藥物,可口服─藥水或膠囊─或是肛門塞劑。因此,美莎冬可避免任何血液感染的風險。此外,美莎冬的藥效比海洛因更長,因此更容易舒緩海洛因毒患的痛苦。
儘管醫學研究人員了解美莎冬的功能,但它對海洛因的療效仍受到質疑,儘管在西方國家已經觀察到令人滿意的成果。也因此,這個海洛因的替代藥品仍沒有獲得科學上的實質驗證。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因此受限於自己的規範,不能推廣使用美莎冬,但現在卻朝向認可這個藥物。然而這個遲疑的決定卻已經嚴重影響阿富汗人民的健康。
Références
UNODC, « Afghanistan : Opium Survey 2013, Summary findings », 2013, http://www.unodc.org/documents/crop-onitoring/Afghanistan/Afghan_report_Summary_Findings_2013.pdf
Médecins du Monde, « Guerre à la drogue ou guerre aux drogués : le quotidien des usagers de drogues afghans », 2013, http://www.medecinsdumonde.org/A-l-international/Afghanistan
Briquet Jean-Louis, Favarel-Garrigues (Éds.), Milieux criminels et pouvoir politique. Les ressorts illicites de l’État, Paris, Karthala, 2008, Coll. Recherches Internationales.
Lagroye Jacques, Offerlé Michel (Éds.), Sociologie de l’institution, Paris, Belin, 2010.
Dec 18, 2013 | Théorie En Marche (chinois trad), 研究分享
本巨作的主編共集結了將近六十位專家學者的著述,以彌補國際關係研究的遺缺。其實,在本書出版之前,法語世界並不存在任何一本且具有份量的國際關系專書。隨著這本宏觀又詳盡的著作出版,這個目標總算達成。
為了不讓國際關係這個學術領域一個世紀以來被英美學派主導的情況延續,本書所有作者竭盡所能共同繪出當前國際關係研究的全景。以簡單易動的方式闡述專業知識,各篇作者強調各個研究層面的主軸重心,分析國際關係涵蓋的不同領域,並設想如何傳遞這些學術知識,且保留了專業和教學的目的。
本書已成為廣大學生、學者、從政人士和外交人員不可或缺的工具,各個讀者可在其中找到如何思考世界的依據。
Thierry Balzacq, Frédéric Ramel (Éds.) Traité d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Paris, Presses de Sc. Po, 2013, 1228 p. 除了專文,本書亦包含地圖、觀念解說、數據圖表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