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éopolitique de l’Arctique Thierry Garcin

本书作者以跨学术领域的方式,指出气候变迁突显了北极地区在国际政治上的重要性。当然,现在谈论北极航海运输可能还言之过早。然而,逐渐成形的航道所衍生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已经冲击国家间的关系。事实上,无论是邻近北极的五国─加拿大丶丹麦丶美国丶挪威和俄罗斯─或是中国与欧盟,都曾因渔业和自然资源造成紧张对立的情况。至於快速发展的观光业,对各国来说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

但本书作者并不仅以国家政府的角度切入分析。非国家行为者也是本书探讨的主题,如北极原住民所面对的种种情况。未来,我们将无法忽视由三十多个北极原住民族群所组成的「集散社群」。

Thierry Garcin, Géopolitique de l’Arctique, Paris, Economica, 2013. 本书共186页,含6页书目与索引。本书另有16张图解与20个观念解说。

PAC 103 – 颠覆国际秩序的揭密者 斯诺登的忠诚,一个新的范例

Adrien Cherqui

邱崇轩 译

Passage au crible n°103

SnowdenSource: Flickr

依据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於2013年7月所揭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各项文件,近十年来,美国拦截了超过二十亿笔来自巴西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文件证实,巴西以及其他国家,如俄罗斯丶中国丶伊朗和巴基斯坦是棱镜计画(Planning Tool for Resource Integr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ISM)的目标之一。

2013年12月17日,揭密者(Whistleblower)爱德华·斯诺登在巴西的日报Folha de S.Paulo发表公开信。他直接告知「巴西人民」,他已准备好「协助」巴西上议院展开的调查。但是,自2013年7月31日以来隐蔽於俄罗斯,他指出「除非有国家提供他长期的政治庇护,否则美国政府将干预他表达意见的能力」。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自从维基解密(WikiLeaks)网站外交机密文件外泄事件以来,揭密者的行动获得前所未见的媒体报导。以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为基础,提倡保障言论自由,揭密者的作为揭发了众多的资讯。2010年,将近四十万笔关於伊拉克战争的机密文件,以及超过九万笔「War Logs」─美国军队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行动的机密报告在网路上公开。此外,二十五万笔来自美国国务院外交电报也被公开。尤其因为这起泄密案,美国士兵曼宁(Bradley Manning)被判刑三十五年。

2013年对美国政府来说是面临重大转换的一年。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分析师爱德华·斯诺登公开了由这个机构所发展的数个大规模监视计画,以撷取众多不同的资讯,如XKeyscore或是PRISM。这些计画遭公开後,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兹(Martin Schulz)评论「这将严重影响欧盟和美国的关系」。许多美国的盟友,如法国丶德国,或是中国,都遭受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子情资监视。如德国总理梅克尔的电话通讯内容,即是这项间谍行动的内容之一。

面对来自国际连串的批评指控,白宫指派专家并於2013年12月13日提出报告,认为国家安全局必须改变监视活动所采取的形式。报告提出的46项建议中指出,美国应该和「亲近的盟友」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外,「在911事件後创立的某些主管机关,不当地牺牲丶违害了个人自由丶隐私与民主治理等基本利益。

理论框架

一、公开秘密,如行动准则之一。秘密是促成各个政治单位交互行动的结构之一,因此秘密是国际关系的核心。正是掩蔽一项资讯让秘密享有其价值。揭密者团体透过众多媒介在网路上公开资讯,侵犯了国家在外交情报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在公共空间建立了一项创新且有实际影响力的抗议行动准则。

二、资讯透明,忠诚的新定义。这些提供机密资料者的行动有其象徵性价值,主张在民主国家之间,外交和政府资讯的绝对透明。然而,这个作为他们意识形态基础的必要条件,却将推翻目前各国间主流的忠诚机制。

案例分析

揭密者爱德华·斯诺登在全球散播外交情资,这或许应该只是一起短暂即时的单一事件。然而,揭露的情资内容却提显出传统外交机制所面对的巨大变革。事实上,单一个人现在已有能力介入国际事务,甚至有时候和国家政府直接冲突。维基解密事件之後,这些涉入国际事务的新成员透过揭露众多讯息吸引全球媒体的注目。透过建立一个新型的抗议模式,亚桑杰(Julian Assange)丶曼宁与斯诺登成为维护言论自由的代表典范。

揭密者的行动侵害美国在外交机密资料垄断权力,并因此打击了国家主权的神圣化。他们揭露出的讯息,呈现出一个动荡的世界,拥有专业知识且掌控资讯科技的个人所组成的网路,形成一个新的权力,而各国政府必须和他们对抗。这个现象即是约瑟夫·奈尔(Joseph Nye)所提出的「网路权力」(cyberpower)。也就是说,透过特殊的工具,运用网路空间的能力。这些「有能力的个人」(skillful individuals)共同组成反对权力的力量,并且涉入各国的外交关系。他们的行动,在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样地,在斯诺登揭发机密文件之後,巴西总统罗赛夫(Dilma Rousseff)取消在美国华盛顿的正式访问,并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谴责美国的间谍行动。

若要研究秘密,则必须连同忠诚的概念一起讨论。曼宁和斯诺登案例的共同点:前者为在军队服务的分析师,後者则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任职,两人都替美国政府工作。然而,他们并没有遵守对各自服务单位的保密条款,相反地,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以及以资讯透明为基础的道德价值。两人不服从国家机关规范,让以忠诚为中心概念的国家机关遭受挑战。此一抗争形式突显出他们成为「无主权行为者」(sovereignty-free actors),有能力打击国家主权的神圣形象。因此,何谓忠诚,其定义在此遭受冲突。他们利用国家情资与军事机关分析师的身分,却违背了国家赋予的任务,但是两位揭密者的行为却和他们自身的信仰价值一致。拒绝接受国家事务的晦涩不透明与政府的卸责脱罪,他们两人因此打击了必须对国家机构效忠的机制。如此的分析,让我们了解揭密者的行为如何可以超过并挑战国家的体制规范。他们的作为以全球公民社会为基础,以此扩展出跨国的抗争动员模式。新形式的行为者在这个新环境下逐渐发展,无论是支持人权维护丶公共自由或是网路自主的份子;同时抨击民主国家政府任何滥用主权的行为。揭密者正是运用这个趋势。也因此,我们观察到这些抗争人士和媒体间的紧密互动,无论是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丶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丶法国世界报(Le Monde)丶德国镜报(Der Spiegel)丶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又或者是美国记者Glenn Greenwald,诸多单位和个人,有能力解析丶评论并传递这些泄漏的文件。

参考資料

Alastdair Roberts, « WikiLeaks : L’illusion de transparence », Revue Internationale des Sciences Administratives, 78 (1), 2012, p. 123-140.
Dewerpe Alain, Espion : Une anthropologie historique du secret d’État contemporain, Paris, Gallimard, 1994. Coll. Bibliothèques des Histoires.
Gomart Thomas, « Écrire l’histoire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après WikiLeaks », Revue des deux mondes, mai 2011, p. 83-94.
Hayes Graeme, Ollitrault Sylvie, La désobéissance civile,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2013. Coll. Contester.
Laroche Josepha (Éds.), La Loyauté dans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2e éd., Paris, L’Harmattan, 2011. Coll. Chaos International.
Laroche Josepha, « La désacralisation du monopole diplomatique des États », in :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de la scène mondiale 2011, Paris, L’Harmattan, 2012, pp. 35-38.
Rosenau James N.,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Simmel Georg, Secret et sociétés secrètes, [1908], trad., Paris, Circé, 1998.

PAC 102 – 非政府组织抵制行动的外交攻势 华沙气候变迁会议

Weiting Chao

赵伟婷 译

Passage au crible n°102

COP19Source: Chaos International

2013年11月11日至23日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 (UNFCCC) 第19届缔约国大会(COP19)暨京都议定书第九届缔约国大会(CMP 9)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此为史上第一次,在官方正式会议还没结束之前,国际重要非政府组织联合抵制会议并离开大会会场。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1992 年里约高峰会後,由153国共同签署UNFCCC,并建立了「共同但有差异原则」。里约高峰会准备期间,可以观察到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当中许多国际组织更企图直接影响政府决策。1997年各国在UNFCCC的基础上签署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此份议定书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并赋予已开发国家义务的规范。然而,美国在2001年以实行议定书将会大幅伤害美国经济为由,拒绝通过议定书。该议定书在2005年俄罗斯签署後开始生效,时效到2012年12月31日。因此,在2005年後,各国展开後京都谈判。2007年於巴厘岛第十三届会议(COP13)上各国签署通过「巴厘路线图」(Bali Road Map),约定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完成後京都谈判。然而,哥本哈根会议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成果。2010年德班会议上通过在UNFCC下建立一个附属机构:「德班平台增强行动特别工作小组-」(Ad Hoc Working Group on the 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此工作小组任务为促成一个具法律效应且能获得共识的新公约。同一时间,也建立了一项特别金融机制「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作用在将资金从先进国家转移至最脆弱的国家。目前,针对建立一个获得普遍共识协议的日程表被推迟到2015年完成,并於2020年以後生效。然而,2012年的多哈会议,只仅将京都议定书效力延期到2020年。

2013年,在波兰会议召开之前,几个重要工业国家公开宣称不会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期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在此逻辑之下,澳大利亚宣布放弃徵收碳税制度。日本则宣称尽管之前承诺减量25%,但由於福岛核灾影响,至2020年前日本二氧化碳排放将会上升3,8%。谈判过程中,美国丶澳大利亚与加拿大企图修改共同但有差异原则,在公平性与条约基础下改变不同国家间分担的义务。此外,这些国家更强烈反对建立「损害与赔偿机制(les pertes et les dommages),此立场导致中国与77国集团愤而离开会场表达抗议。最终,有鉴於会议结果将是不具生产力与效率,包含了国际乐施会(Oxfam international)丶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大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官方会议还没有结束前,宣布撤退出本届气候谈判会场。

理论框架

一、被市场逻辑主导的国家。已开发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逐步恶化,主要原因来自於企图修改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以及缺乏全球性财务机制。目前,国家间出现了由市场逻辑主导的倾向,市场驱动造成国家间的分化与损害,也让具有野心的气候暖化协议难以达成。
二、非政府组织集体游说。非政府组织抵制行动重振了一种非国家形式的外交。此为非政府组织集体行动演出的一部分。在此种情况下,它表现出一种对於国家决策过程的施压,并在达到终极目标之前不会屈服。此为一种零和赛局的策略 (Schelling).

案例分析

新进国家和开发中国家间的冲突仍然是最根本的问题,并且明确的显示出国家间合作的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间的猜疑更因为绿色气候基金运作效率低落而扩大。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後,尽管发展中国家被承诺在2020年前将获得每年1000亿美金(738亿欧元)的来自工业国的金融援助,以帮助南方国家对抗气候变迁,但最重要的筹资方式却付之阙如。2010至2012年间,已先投入300亿美金的快速启动资金,但从那之後发展中国家并再得到任何未来几年的资金承诺。换句话说,由於资金缺乏,国家之间不再存在实质的合作,并且此因素可能会摧毁整个谈判。另外,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生产过程,并且很少主导货物交流。事实上,工业化国家政府几乎任由大型石化能源企业与保险公司利益主导谈判。因此,诸如碳交易(carbone trade)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市场机制,成为未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规范。非常讽刺的是,延续气候谈判的要素,居然是目前已投入的高额投资和商业利益。

为了能在特定领域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本身都具有专业知识,并在气候谈判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对於UNFCCC提出建议及技术谘询,并且一些建议已有效的影响京都议定书。实际上,非政府组织利用生产知识的力量成为该领域权威。并且,它们也利用於在该领域多次且深入参与取得的经验来影响谈判。最後,非政府组织也成功的参与全球性结盟,包含了和政府组织丶企业与相关部门组织;利用此种方式与全方位的过程试图影响谈判。举例而言,从1997 年以来非政府组织对於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小岛屿型国家所提供的技术发展援助数量不断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动员抗议能力,让非政府组织扮演了关键的作用,被视为不满意的探测针。

此次非政府组织的抵制行动显现出一种外交压力,补偿了其非国家运作者的地位。同时也对联合国与对主办国波兰施压,因为其害怕丧失本身信誉。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十分担心气候治理政策方面的不足。拒绝继续参与本次会议更代表一个沈重的象徵:从一个大型企业利益优於世界公民利益的谈判中退出,并引导世人做出一个象徵性的抗争。考虑到环境保护者的施压不断增强,各国代表如果希望能建立2020 年之後的协议,必须在下次会议加紧脚步提出建议。

参考資料

Corell Elisabeth, Michele M. Betsill, « A comparative look at NGO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Desertifi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 Global enviromental Policy, MIT press, Nov 2001(4), pp. 86-107.
Chao Weiting, « Le triomphe dommageable des passager clandestins. La conférence de Doha », in :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12, Paris, L’Harmattan, 2013, pp. 111-115.
Esteves Olivier, Une Histoire populaire du boycott (1880-2005), Paris, L’Harmattan, 2006.
Schelling Thomas,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60. York, 1963.
Strange Susan, Le retrait de l’État. La dispersion du pouvoir dans l’économie mondiale, trad., Paris, Temps present, 1996.

PAC 101 – 阿富汗与鸦片跨国交易问题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提出警示报告

Michaël Cousin

邱崇轩 译

Passage au crible n°101

Pixabay

2013年11月13日,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 (Bureau des Nations unies contre les drogues et le crime, UNDOC) 提出最新的报告,针对全球最大罂粟种植国─阿富汗,提出警讯。当然,若提炼成吗啡,罂粟有舒解丶镇定的疗效,但若是制成鸦片或者是海洛英,则成为各种犯罪的根源。然而,仍处於战争状态的阿富汗生产供应全球百分之九十的鸦片消费。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最近几年来,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不断在国际上警告阿富汗罂粟种植所带来的问题。当西方国家军队於2001年抵达时,罂粟种植面积一度大幅减少,从82 000降至8 000公顷。然而,耕地面积却在之後持续增加,2013年时达到将近209 000公顷,在1994与2000年时,大约仅有68 150公顷。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对此归结出数个原因。首先,全球对鸦片类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生产制造鸦片的利润。阿富汗农夫每卖出一公斤的鸦片,依照处理程序─新鲜或乾燥,可获得160到203美金不等的报酬,然而小麦的价钱每公斤则不超过0,41美金。此外,除了金钱的诱因,毒品交易商提供农夫某种程度上的财源保证;种植罂粟的农夫甚至在收获之前就能收到报酬。

事实上,毒品交易商仅取得毒品利益的百分之十至十五,因此显然地不是促成毒品猖獗的唯一份子。尽管阿富汗政府已提出对抗罂粟种植的政策─摧毁耕地和毒品,大约仍有百分之六十的政治人士涉入鸦片交易。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也提到阿富汗的多个族群都从事鸦片,如哈扎拉族丶塔吉克族与普什图族。

此外,阿富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鸦片和海洛因消费国家之一。2009年,约有160万阿富汗人购买相关毒品(阿富汗人口有3500万人),其中约有12万名使用针筒注射海洛因。然而,在当前的政治和公共卫生条件下,海洛因吸食者无法取得充足的资讯以及消毒过的器材。海洛因注射因此成为传递爱滋病毒─当然还有传染性肝炎─的媒介,在阿富汗境内爱滋病毒开始肆虐,且注射海洛因人数每年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情况日益严重。

理论框架

一、阴影国家(Shadow State)。延伸「自肥政策」(politique du ventre)描述非洲新兴国家公职人员习惯性贪污的情况,William Reno提出「阴影国家」(Shadow State) 的概念,当政府体制不存在时,非法市场遂逐渐发展。由於无法确保财务收入的自主性,政治菁英在成形的全球市场中寻求新契机。他们竞相取得珍贵自然资源的管制权,甚至投入非法的产业(钻石丶林业丶军火丶象牙与毒品),以维持在国内的权势。

二、国际机构所提倡的秩序。我们必须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在国际上的定位来讨论它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我们把重点放在它所提倡的价值和路线,以及所有会员国应该要遵守的规定,和必须达成的目标。

案例分析

自从毛拉·奥马尔(Mollah Omar) 政权垮台之後,小布希政府和其他西方盟国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伊斯兰民主共和国。然而,这个由西方国家新创立的政府却无法如预期般运作。一方面,2009年的总统大选遭遇众多困难,暴力事件丶投票率低,且作票弊案频传。另一方面,阿富汗的经济社会体制仍待重建,政府也无法确保国家安全。

这正是欧巴马政府维持在阿富汗驻军的原因─反观美国则在2011年开始自伊拉克撤军。目前,阿富汗正与美国协商,希望美国国防部能再延长一年维护阿富汗的国家安全。然而,缺乏经济来源,阿富汗政府到了2015年将面临无法支付国家军警的情况。除了几个特殊的计画,如新丝路计画(New Silk Road)或是石油运输管线工程,美国政府准备退出阿富汗,却并没有对在地经济提出比罂粟交易更有利润的替代计画。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丶一些非政府组织以及阿富汗当地社团也提出这个经费匮乏的问题。但是,尽管这些不同的机构都意识到阿富汗所面临的经济难题,从医疗的角度,该如何处置毒品带来的危害,则各自主张不同的方式。因此,依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所提出的行事准则,应使用已经由科学验证过的处方医治毒品成瘾者。然而,该机构对海洛因吸食者所提出的药剂,其成效有限。至於世界卫生组织丶一些非政府组织以及当地社团则推荐以美沙冬(methadone) 来治疗海洛因毒患。美莎冬虽然和吗啡有一样的疗效,但却不是用罂粟来制造。美沙冬其实是一种化学组成药物,可口服─药水或胶囊─或是肛门塞剂。因此,美莎冬可避免任何血液感染的风险。此外,美莎冬的药效比海洛因更长,因此更容易舒缓海洛因毒患的痛苦。

尽管医学研究人员了解美莎冬的功能,但它对海洛因的疗效仍受到质疑,尽管在西方国家已经观察到令人满意的成果。也因此,这个海洛因的替代药品仍没有获得科学上的实质验证。联合国毒品与犯罪署因此受限於自己的规范,不能推广使用美莎冬,但现在却朝向认可这个药物。然而这个迟疑的决定却已经严重影响阿富汗人民的健康。

参考資料

UNODC, « Afghanistan : Opium Survey 2013, Summary findings », 2013, http://www.unodc.org/documents/crop-onitoring/Afghanistan/Afghan_report_Summary_Findings_2013.pdf
Médecins du Monde, « Guerre à la drogue ou guerre aux drogués : le quotidien des usagers de drogues afghans », 2013, http://www.medecinsdumonde.org/A-l-international/Afghanistan
Briquet Jean-Louis, Favarel-Garrigues (Éds.), Milieux criminels et pouvoir politique. Les ressorts illicites de l’État, Paris, Karthala, 2008, Coll. Recherches Internationales.
Lagroye Jacques, Offerlé Michel (Éds.), Sociologie de l’institution, Paris, Belin, 2010.

Traité d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Thierry Balzacq, Frédéric Ramel (Éds.), Paris, Presses de Sc. Po

本巨作的主编共集结了将近六十位专家学者的着述,以弥补国际关系研究的遗缺。其实,在本书出版之前,法语世界并不存在任何一本且具有份量的国际关系专书。随着这本宏观又详尽的着作出版,这个目标总算达成。

为了不让国际关系这个学术领域一个世纪以来被英美学派主导的情况延续,本书所有作者竭尽所能共同绘出当前国际关系研究的全景。以简单易动的方式阐述专业知识,各篇作者强调各个研究层面的主轴重心,分析国际关系涵盖的不同领域,并设想如何传递这些学术知识,且保留了专业和教学的目的。

本书已成为广大学生丶学者丶从政人士和外交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各个读者可在其中找到如何思考世界的依据。

Thierry Balzacq, Frédéric Ramel (Éds.) Traité d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Paris, Presses de Sc. Po, 2013, 1228 p. 除了专文,本书亦包含地图丶观念解说丶数据图表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