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42 – 政教分離以落實民主發展

PAC 42 – 政教分離以落實民主發展 達賴喇嘛卸下政治權力

Anaïs Henry

翻譯 邱崇軒

Passage au crible n°42

2011年3月10日,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決定把政權移交給西藏流亡政府的總理。因此,自4月27日起,洛桑森格擔起「領導」西藏社會的角色。這一決定令人詫異,因為近四個世紀以來,達賴喇嘛代表的是政治和精神權利的雙重象徵,特別是在15萬流亡世界各地的藏人眼裡。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自第八世紀起,西藏經歷了各個時期的佛教傳播。但是,直到十六世紀,索南嘉措,格魯派哲蚌寺的第三任住持,才首次被確認為達賴喇嘛。他的兩位先任者,也因此溯及既往地被追認為第一世和第二世達賴喇嘛;自此,他們全部詮釋了輪迴轉化的系統。最初,他們僅掌握了宗教權力,而因此維護了四支藏傳佛教的發展,即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及格魯派。但在1642年,「由於蒙古的支持,第五世達賴喇嘛統一了 […] 幅員遼闊的領土,並由宗教貴族領導的政府所統治,這位於拉薩的政權又名甘丹頗章政權」。從那一刻起,歷代達賴喇嘛在西藏行使宗教以及政治權力。

1949年,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久後,毛澤東下令入侵西藏。 1950年,丹增嘉措 – 當時年僅 15歲 – 登基為達賴喇嘛。儘管他努力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他仍然被迫於1959年3月10日流亡到印度。從那以後,許多藏人也流亡國外。其中大部分定居在鄰國 (印度,尼泊爾,錫金,拉達克) ,而也有人前往歐洲和英語系國家。早在流亡的初期,達賴喇嘛就已奠定了政府的基礎,以維護其人民和文化。多虧了由他建立的憲法,流亡政府,在民主和尊重人權的氣氛下,在達蘭薩拉成立。

達賴喇嘛曾獲得多個重要獎項,以表彰他對非暴力、人權與和平所做出的貢獻。尤其,他曾於1989年12月10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最近一次,美國國會於2007年10月授予他金質獎章,以表揚他對於非暴力所做出的努力。

理論框架

一丶民主化進程的完成。達賴喇嘛的決定呼應了懷特海德 (Laurence Whiteheard) 的假設。他指出,在兩極世界結束後,在國際社會上,我們將見證民主化進程的正常化,也就是透過自由選舉來決定政治領導人。

二丶 承認與否的資格競爭。我們特別提出,中國針對諾貝爾和平獎西藏得主,所祭出的國際空間的封殺策略。

案例分析

自從他即位以來,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就呼籲民主變革。甚至早在流亡之前,他就更改了司法系統,解除了農民積欠貴族的繼承債務。在他離開西藏後,他建立了許多機構以保障西藏的認同,並也因此促進了民主制度。在1980-1990年間,他推動在聚集眾多西藏僑民的國家設立辦事處。正因如此,在國外的藏人社群現在可以投票選出他們的代表。因此,把行政權利交給總理之後,達賴喇嘛完成了先前即已展開的民主化進程。最近,阿拉伯世界的人民為了民主起身反對他們的領導人。但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環境背景,因為西藏人並沒有要求他們的領導人離開權力,甚至完全相反。也不是因為外來壓力造成達賴喇嘛移交政權。根本原因在於他的父愛主義政策和政治魅力,六十五歲的達賴喇嘛認為人民自治的時機到了。

除了這個推論,我們也了解到,中國當局一向以不承認政策對付達賴喇嘛。事實上,只要他執行一項任務,或是進行參訪,中國當局都與以譴責。對中國來說,達賴喇嘛是個穿麻布長袍的和尚、分裂主義者、暴君,企圖以嚴厲手段維持自己的權力。毛澤東甚至在入侵西藏之後,合法化這項行動,理由是必須解放政教合一的政權。其實,資訊的操縱才是西藏入侵行動的核心,目的在於取得國際合法性。然而,當今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領導者是一個世俗人士,由多數的流亡藏人普選產生 (55%) 。因此,中國政府不能再使用政教合一這個理由來指控新的領導人。最後,中國和其他國家,曾經譴責達賴喇嘛把宗教帶入政治。然而,這一次行政權力下放所完成的改變,將可全盤否定這類批評。

這一決定將寫入這場持續超過六十年的政治鬥爭。以非暴力的模式,西藏人民表明他們是多麼渴望改善中國的人權並尊重人民的自決權。

參考資料

Heath John, Tibet and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res, Saqi, 2005.
Stil-Rever Sofia, Le Dalaï-Lama. Appel au monde, Paris, Seuil, 2011.
Travers Alice, « Chronologie de l’histoire du Tibet », Outre-Terre, (21), janv. 2009, pp. 109-128.
Withehead Laurence, « Entreprise de démocratisation : le rôle des acteurs externes », Critique internationale, (24), mars 2004, pp. 1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