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stafa Benberrah
趙偉婷 譯
Passage au crible n° 127
Source: Wikimedia
2015年4月16日,君士坦丁被宣布成為為期一年的阿拉伯文化首都。在一年間,此暱稱為舊岩石(Vieux Rocher)的古城將迎接戲劇、慶典、會議、展覽
等各項活動。一筆70億第納爾 (dinars) 的經費(約7億美金)已挹注到活動主辦單位。在連串慶祝活動中,阿爾吉利亞的總理阿卜杜勒‧馬利克‧賽拉勒(Abdelmalek Sellal)主持多項大型計畫的開幕儀式,包含一個超大型的文化園區,內有文化宮、都市圖書館、博物館和畫廊,另外還有藝術歷史博物館、大型展覽館,以及一個能容納3000人的表演廳。文化園區共花費1億5千6百萬美金,而其建設工程委託給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CSCES)。 此承包又再次燃起在阿爾及利亞的中國公司壟斷營造與公共工程項目之爭議。
> 歷史回顧
> 理論框架
> 案例分析
>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2013年,以68億2千萬美金的進口額(年增14,3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阿爾及利亞最大的進口國,超越長期占據第一位的法國(62億5千萬美元)。中國貨品的進口在2014年更達到82億美金。另外,中國是阿爾及利亞的第十大客戶,出口額達到18億美金。儘管雙邊貿易十分不平衡,貿易總額從2000年的2億美金快速上升到2014年的100億美金。此演變來自兩國間的優先特權關係,其可追溯到非常早期在1955年於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此一亞非高峰會通過了阿爾及利亞取得行政自治權與獨立權上的決議文。此外,中國是第一個承認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1958)以及其獨立(1962)的非阿拉伯國家。另一方面,阿爾及利亞始終採行「一個中國政策」,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其後,不結盟運動(Mouvement des non-alignés)也顯著地造就了兩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緊密關係。
如今,中國與阿爾及利亞合作關係涉及各個戰略性領域,像是工業、農業、軍事、基礎建設
等。並且,超過790間具規模的中國企業在阿爾及利亞有實際營運,兩國間也簽訂了超過20項合作協議。最近期的一項協議則為2014-2018整體戰略合作計畫(2千8百60億美金),用於刺激兩國間經濟關係。此轉變也帶來了大批中國僑民。目前估計大約有4萬人(有工作合同勞工、企業老闆以及依親眷屬),其中約有2千人拿到阿爾及利亞國籍。儘管法律約束中國企業需優先雇用當地勞工,但這些僱主仍傾向聘請中國員工。這些企業藉由建設基礎工程和引進史無前例的移民潮等方式,雙重地改變在「黑暗十年」 間被視為隔絕區域的都市樣貌。
理論框架
一、經濟外交的興起。受益於國際市場中原油價格上漲,阿爾及利亞實施經濟振興政策,此圍繞在三項主軸上:1) 吸引外商投資 。2) 科技轉移。3) 助於經濟成長的必要基礎建設工程。為此,阿爾及利亞並制定司法規範,以方便其公民參與中國公司所領導的計畫。然而,中國企業卻經常不遵守此類規範措施,此情況更引起了社會和經濟層面的衝突。最後,阿爾及利亞不僅管制不了這些跨國行為者,還必須和它們互相競爭,尤其就算時常與阿爾及利亞的國家利益互相衝突,這些行為者仍堅持本身的經濟利益。
二、跨國社群的建立。作為社群整合的推力,移民現象亦是經貿全球化所衍生的結果之一。Alain Tarrius和Michel Péraldi的研究都清楚顯示了,在工業危機、失業率上升以及移民管制的後福特(post-Fordist)背景下,移民企業家的形象如何形塑。在阿爾及利亞,此轉變顯示在市場渠道的重新部署,以及組織成跨國網路的外籍工作者。
案例分析
中國企業特別涉入阿爾及利亞營造與公共工程領域。事實上,從2000年開始,由於石油報酬率的提升,阿爾及利亞有資金展開一系列的大型計畫。因此,對中國企業來說,阿爾及利亞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中國企業在營造與公共建設領域贏得了60%到80%的公私合同。
2005年秋天,阿爾及利亞總理Ahmed Ouyahia宣布從今以後不再「要求中國企業從事營造業」。然而,大規模工程計畫,像是東西高速公路、阿爾吉爾大清真寺、阿爾吉爾歌劇院、成千的公共住宅,在成本和時間迫切需求考量下,最終都採用大量中國勞工 。隨著各工程展開,建築工人的營區逐一設置。中國商店在阿爾及利亞商業區一間一間成立,之後也出現在其他有中國公司(主要是建設公司)進駐的城市。此現象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在《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1868)》(也稱《蒲安臣條約》)簽訂後,在十九世紀中期美國所發生的事。如今,中國商人不但已立足於阿爾及爾市中心,也同時現身於像是君士坦丁和安納巴等大城。此些商店以低廉的價格販賣同樣的商品,使人忘卻「中國製造」的壞名。然而,這個銷售策略雖然吸引大量顧客,但也引起了社會經濟上的爭議。實際上,阿爾及利亞人所承受的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及競爭才是事件的起源。去年8月3日,阿爾及利亞人與中國移民在阿爾及爾的郊區爆發嚴重衝突就為一例。事實上,連串的衝突說明了兩社群間存在著緊張的對立關係。
為了解決這些衝突、改善兩社群間的對話以及降低生活中造成隔閡的種族文化差異,多項法律與文化上的措施被施行。首先,在法律上,中國僱主必須雇用阿爾及利亞人。另外,許多中文學程紛紛被設立。不僅是在阿爾及爾的大學,在成立越來越迅速的私立學校內,都可以學習中文。此外,中國大使館在當地規劃了多項文化活動,像是2010年秋季公開舉辦的寫作競賽。最後,一個阿爾及利亞與中國友好關係協會被成立,並且跨國聯姻也增加。換句話說,這些無主權行為者呈現與國家權威互相競爭的狀況,成功地引導了阿爾及利亞的公共政策,並無可否認的成為阿爾及利亞政府需要合作的中介者。
參考資料
Hammou Samia, « L’immigration Chinoise en Algérie : Le cas des commerçants Chinois à Alger » consulté le 15/05/2015 sur le lien :
http://jcea2013.sciencesconf.org/conference/jcea2013/pages/Hammou_Samia.pdf
Rosenau James N.,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Selmane Arslan, « Constantine capitale de la culture arabe 2015 : Les bobards d’une manifestation de A à Z », consultable sur le site : www.elwatan.com, 26.02.15.
Strange Susan, Le Retrait de l’État. La dispersion du pouvoir dans l’économie mondiale, [1996], trad., Paris, Temps Présent, 2011.